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中药】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



今日荐读

【媒体报道】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作者: 江玲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3年10月24日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 ( tjzyyzz )


摘要: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法于阴阳、天人相应、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初步形成,《伤寒杂病论》重视顺应四时、避邪慎养,固护脾胃、饮食调摄,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春秋繁露》进一步发展气-阴阳-五行养生观;《论衡》提出生死寿夭,延年之道,《淮南子》倡导形、气、神兼养,中国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理论发展,《养生论》提出形神兼养、清虚静泰,《黄庭经》提倡积精保精、吐纳服气、存思内视,《抱朴子》重视玄道守一、积善累德、兼采众术,《养性延命录》兼融三家、认为我命在我、守静食诫,孙思邈融通各家论养生。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程朱理学、金元四大家在食养、机体不同阶段养生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明清时期养生理论日趋完善,脏腑养生突显,药物养生渐进发展,综合调摄推动养生全面发展。近现代养生理论与实践加快发展,促进养生事业日渐繁荣。通过系统梳理中华养生历史源流,体现了儒释道医四大流派养生思想及其衍化发展,以期为健康服务事业作出贡献。

欢迎引用本文:
魏聪, 常丽萍, 李翠茹, 等. 《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上)》[J]. 天津中医药, 2020, 37(10): 1085-1089.

WEI Cong, CHANG Liping, LI Cuiru, LI Hongrong, JIA Zhenhua. Summary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Part one)[J].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 37(10): 1085-1089.



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上)
魏聪1,2,3 , 常丽萍1,2,4 , 李翠茹1,2,5 , 李红蓉4,6 , 贾振华1,2,6 
(1.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35;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脑血管络病重点研究室, 石家庄 050035;3. 河北以岭健康管理中心, 石家庄 050035;4.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 050035;5. 河北中医学院, 石家庄 050091;6. 河北以岭医院, 石家庄 050091)

      健康养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华远古人类伴随着医事活动的产生同时发展了养生理论与实践。繁体“壽”中寓含着丰富的长寿养生文化,象征着生于世间之人,有房住、有工做、有饭吃、不贪心便可长寿。中华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汇集了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御病治病、强身健体、调养身心等众多理论和实践方法,融合了儒、释、道、医各家的思想精华,内容博大精深。中华养生文化萌芽于上古夏商时期,经历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奠基阶段,初步形成于秦汉时期,于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承前启后,在宋金元时期得以繁荣发展,明清时期略有衰落,于近现代复兴崛起,数千年的发展,数千年的积淀,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渊源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索。溯源探流,在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撷取摄生精华,传承发展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并指导当下养生实践,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

      早期华夏先民在与自然界长期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取类比象的原始保健活动,随着火和酒的发明从而带来饮食养生的萌芽,考古学家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其自觉用火的时间大约在50万年以前,通过服用熟食,改善了饮食卫生条件,缩短食物的消化过程,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强营养。酒具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胃肠、润皮肤、制药剂等作用,从繁体“醫”字便可看出古代医和酒有着密切联系,火与酒的出现推动了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饮食养生,商朝开国宰相伊尹著有《汤液论》,为首部食疗专著,《吕氏春秋》记载了从甘酸苦辛咸五味食养调摄,《周礼》则记载宫廷设有专门的营养医师,周人随四时节气变化调整饮食口味,并掌握丰富的烹饪技术和食物的有益搭配,并将疗疾食药并用。《吕氏春秋》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描写古人通过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姿态活动关节,使气血流通,成为导引按摩术的雏形。此外砭石、石针、骨针、青铜针的应用为针法养生施治奠定了基础,以卵石熨身以驱寒,以香草艾灸熏灼疗病在当时防治疾病、养生延年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时期《周易》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蕴含的朴素哲学思想为后世养生理念开启了先河,《易经》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精气为物”等,强调机体生、成、消、逝动态发展规律及精气为万物本原的思想,成为后世《黄帝内经》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以人为本思想和遵循人体生、长、壮、老、已自然发展规律养生思想的肇端。《易经》中已蕴含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强调阴阳中和平衡的观念。此外,书中指出自然天地是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作为天地自然的一部分需遵循自然界的规律适时变化,从而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境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2.1 道家老庄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逐渐渗透到康养摄生之中促进其发展,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提出“养生”(《庄子·养生主》),并提出“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对人生寿夭大限分类限定。道家认为顺应自然是延年益寿的关键,不人为干预破坏事物固有的自然属性而维持其自生、自长、自灭的自然变化规律。老子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诚如《道德经》所载“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将为不死药”,指出人们的思想需要安静、清闲,不应有过多欲望,方能使神志健全、精气内守、延年益寿,其返朴归真的理想状态犹如婴儿之“至朴”,如人最初之性、接近自然。重视“精、气、神”并将其视为人身三宝,《庄子》云“通天下一气耳”,又谓“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指出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万物的幻灭包括生命体的死生都源于“气”的凝聚或消散。《庄子》谓:“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指出机体生命的形成源于精,并认为养生需善于寡欲养精,而嗜欲精竭对人体养生形成危害,过度用精,则可导致身心俱疲、形神兼衰。道家将“致虚极,守静笃”作为养生之本,虚静恬淡、少私寡欲、知足者富。此外庄子提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动形之法,成为后世华佗创立“五禽戏”的溯源。

2.2 儒家孔孟养生思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崇尚致中和、仁者寿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思想,也在淡泊寡欲、怡情雅兴、乐观向上的精神层面给予养生指导,同时其寄情山水,动静自如,张弛有度,饮食有节等养生方法。儒家强调需始终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态,守中庸,致中和,阴阳调合,气血畅通,平和中正,方能达到天人合一。将修身养性与修德重礼相结合,提出“仁者寿”,遵循“爱人”博施济众、与人为善,“修德”守忠信、智仁勇的准则,从而开创道德养生的先河。儒家立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从日常行为之礼可见儒家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思想,通过“学而时习之”、“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在学业、礼乐中的忘我投入表现出乐观豁达的心态。此外孔子精通诗书礼乐骑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强调“动静自如,张弛有度”的健身观念,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从智者与仁者,动与静,山与水,乐与寿中阐释动静养生的内涵。此外法家倡导精气论和虚其欲、思虑静的养生思想,墨家提倡“尊五行而生,逆五行而损”的天人相应观念,杂家强调养生要效法自然,遵循“察阴阳之宜”的顺时养生观点,提出运动在保持精气流通,形神兼备中的积极作用。

2.3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作为这一时期汇集百家精华的医学专著,系统阐述了人体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寿夭的原因、宝命全生的基本原则,并成为医家养生遵循的宗旨,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

2.3.1 经络疏通、气血调畅、脏腑坚固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经脉”“经络”“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脉度》),指出“络脉”是从经脉主干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网状分布、遍布全身的细小分支。经脉(络)以行血气为基本功能,按照其功能属性又可分为经络之络(气络)和脉络之络(血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共同发挥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的生理功能。“血气之输,输于诸络”(《灵枢·卫气失常》),呈网状分布的络脉通畅是体内气血常相流通的关键,其功能发挥的载体则与(经)气络和(血)脉络密切相关。疏畅气血令其和调通达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脉络病变的基本大法,从而达到“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至真要大论》)脏腑安和的养生目标。

2.3.2 积精固肾、气充气化、独立守神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而“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篇》),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及经络之气,人生命的始终与气的聚散密切相关。神为生命活动的总称,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素问·移精变气论》言:“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气神三者是人之根本,亦是养生之本,三者彼此促进、相互转化。精者,以肾精为重,需积精固肾;气者,气旺不衰,重视气机气化;神者,情志神明,需独立守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从而实现“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延年长寿的目的。

2.3.3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思想,涵盖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3个层面的内容,与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架构不谋而合:一级预防,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三级预防,是针对发病后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治未病”亦成为中医养生思想的重要观点,标志着中医养生的发展已从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的水平,并对后世医家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4 法于阴阳、天人相应、顺应四时

     《黄帝内经》开篇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强调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以达到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素问·宝命全角论》也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进一步指出人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顺应四时变换、昼夜晨昏、五气时令变化是养生的重要法则。

2.3.5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

     《灵枢·营卫生会》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机体发挥生理功能均有赖于谷气的滋养,需以饮食有节、谨和五味为准则。日常起居需有常有节、不妄作劳,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确提出形神共养,性命双修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形为神之舍,神为形之主,形神两相倚,形与神二者相存相生,达到形神合一。

3 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初步形成3.1 《伤寒杂病论》丰富发展中医养生思想

  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其养生方法隐于各篇,突出强调养生需顺应四时、避邪慎养,其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致病,创立了中医最初的三因学说,认为固护人体正气,抵御外邪侵袭,保持气血流通,“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则疾不易生,提出了“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金匮要略》)的内养正气,外慎邪风,养正御邪的思想。重视固护脾胃、饮食调摄,《金匮要略》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指出脾胃功能旺盛在养生中的突出作用,不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重视用药固护脾胃,而且设立专篇论述饮食禁忌,强调顾脾胃、调饮食的养生方法和饮食有节、寒热适中、五味不偏的膳食养生原则,并认为饮食需与自身情况相适应,强调饮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保持脾气充盛达到摄生保健的目的。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伤寒杂病论》始终,其在《金匮要略》开篇即提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使治未病思想不断完善。《伤寒论》设立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中又有其传变的规律,如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合并、并病、直中等,对此仲景均采取积极救治措施,未病先防、防微杜渐,防止疾病传变加重。

3.2 华佗创制五禽戏,倡导动形健体养生

       华佗禀承《黄帝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提出了以形色脉证相结合、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并与气功结合创造“五禽戏”,每一禽戏归属五行的某一类,主一脏之调养,鹿戏属木,主肝,舒肝、利胆、抑怒,使心平气和而不上逆;虎戏属火,主心,宁心、活血、抑喜,使气敛而不缓;熊戏属土,主脾,补中、益气、抑思,使周身血脉奔注流畅,气舒不结;猿戏属金,主肺,宣通肺气,却悲解忧,使气顺不消;鸟戏属水,主肾,壮腰固肾,镇惊祛恐,使气不下颓,流行周身而不乱,通过动摇形体则使“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并提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指出运动适度,劳勿过极的运动原则。

3.3 《春秋繁露》气-阴阳-五行养生观

       董仲舒作为东汉思想家、哲学家,也是两汉时期儒家代表性人物,撰写《春秋繁露》,将天地人、阴阳、五行并列作为天道的核心,并以此为指导形成了以天地人和养气论、阴阳之本中和观、五行相胜饮食观等养生思想。他认为天、地、人是万物的根本,3者互相辅助成为一体,亦是指导养生的重要准则,正所谓“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春秋繁露》)。提出“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强调平意、静神、养气的养生理念,对于从气调摄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倡导儒家中和乃安身立命之本的准则,提出君子怒、喜、忧、惧等不良情绪均是偏离中和所致,对于人体健康无益,需返中、返和,从而达到“美于和”的状态。董仲舒将阴阳五行思想运用于养生领域,指出需顺应天地五行、五方、五气、四季之序以养生的原则。

3.4 《论衡》生死寿夭,延年之道

       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中论述生死寿夭、延年之道方面的内容近20篇,提出禀赋厚薄定寿夭——养气自守、爱精自保,记载有“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寿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强调体质禀赋的差异对于寿命的影响。以百为数定长短——延寿有方、不死无术,从医学的角度批驳当时长生不老的风气,认为生、长、壮、老、已是人类不可逾越的自然规律,“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无有不死”,不仅是人凡是有血脉的动物都会有生有死,人类也正是在这一自然规律中生存和繁衍。

3.5 《淮南子》倡导形、气、神兼养

      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著的《淮南子》,提出形、神、气为人的生命构造的三大要素,倡导形、气、神兼养的养生思想,“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形”是指人的躯体,它是生命的居所,“气”为构成人体的精气,“神”则指人的精神思维,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均需谨养守护,养精神、调其气,才能形体康健。

      综上,上古夏商时期养生日益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养生思想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奠定了理论基础,秦汉时期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为养生思想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然科学和古代医学的交融发展为中国养生思想形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发展平台,成为中国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9-XY-81)

作者简介:魏聪(1979-),女,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通迅作者:贾振华, E-mail:jzhjiazhenhua@163.com。








摘要:中华养生文化历经数千年,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法于阴阳、天人相应、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秦汉时期养生理论初步形成,《伤寒杂病论》重视顺应四时、避邪慎养,固护脾胃、饮食调摄,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春秋繁露》进一步发展气-阴阳-五行养生观;《论衡》提出生死寿夭,延年之道,《淮南子》倡导形、气、神兼养,中国养生理论和体系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养生理论发展,《养生论》提出形神兼养、清虚静泰,《黄庭经》提倡积精保精、吐纳服气、存思内视,《抱朴子》重视玄道守一、积善累德、兼采众术,《养性延命录》兼融三家、认为我命在我、守静食诫,孙思邈融通各家论养生。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程朱理学、金元四大家在食养、机体不同阶段养生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明清时期养生理论日趋完善,脏腑养生突显,药物养生渐进发展,综合调摄推动养生全面发展。近现代养生理论与实践加快发展,促进养生事业日渐繁荣。通过系统梳理中华养生历史源流,体现了儒释道医四大流派养生思想及其衍化发展,以期为健康服务事业作出贡献。

欢迎引用本文:

魏聪, 常丽萍, 李翠茹, 李红蓉, 贾振华. 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下)[J]. 天津中医药, 2020, 37(11): 1225-1230.

WEI Cong, CHANG Liping, LI Cuiru, LI Hongrong, JIA Zhenhua. Summary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Part two)[J].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 37(11): 1225-1230. 



中华养生文化的历史沿革(下)
魏聪1,2,3 , 常丽萍1,2,4 , 李翠茹1,2,5 , 李红蓉4,6 , 贾振华1,2,6 
(1.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35;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脑血管络病重点研究室, 石家庄 050035;3. 河北以岭健康管理中心, 石家庄 050035;4.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 050035;5. 河北中医学院, 石家庄 050091;6. 河北以岭医院, 石家庄 050091)   

4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养生理论赓续发展4.1 《养生论》——形神兼养、清虚静泰

嵇康著有《养生论》以自然为体,名教为用,提出“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一方面通过呼吸吐纳导引宣畅肢体、服食“流泉甘醴,琼蕊玉英,金丹石菌,紫芝黄精”以养外形,同时认为精神对于形体具有主宰作用,采用道家倡导的内视、重精气调养、坐忘等修炼功法,达到“不荡喜怒,平神气”修性安心,“以大和为至乐”以养内神。嵇康描述养生者需达到“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的心思境遇,主张针对外物和内欲的诱惑,应保持清静、寡欲的心态,以和为养。

4.2 《黄庭经》——积精保精、吐纳服气、存思内视

《黄庭经》是中国道教修炼养生典籍,被道家奉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认为积精保精的是修道的根本,通过食气、服气之法,修炼内丹之术,积精累气,育养精气,方能达到修炼效果,正所谓“仙人道士非异有,积精所致和专仁”。提出通过鼻口呼吸吐纳天之清气,吐故纳新对身体具有益处,呼吸行气有利于调和血脉,融通津液,强身健体,“呼吸虚无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存思内视则要求合闭双目,排除干扰,消除杂念,凝神安息,心目内视,俯视丹田,并将之作为“昼夜思之可长存”的要诀。

4.3 《抱朴子》——玄道守一、积善累德、兼采众术

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神仙传》《抱朴子》,将儒道合一对其养生思想进行整合阐发,提出“玄”“道”“一”为宇宙本体论的哲学思想,“守一存真,乃得道神”,其内修养生方法被道家上清派所发挥,并成为其最主要的修炼方法。同时《抱朴子》中提出“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并进一步指出“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认为修身延年应以修德积善为先。葛洪在其养生专著中收载了多种养生方法,诸如行气、导引、吐纳、辟谷、服饵、房中等,建议养生者体会要旨,并善于选择,借助各种养生方法以达到长生的目的。

4.4 《养性延命录》——兼融三家、我命在我、守静食诫

陶弘景著有《养性延命录》汇集了道家、儒家、医家的精华,提出“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服气经》),秉承道家重视服气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并认为“能中和者,必久寿”则体现了儒家致中和的养生思想,在《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完善了药物的分类方法。陶弘景在养生思想中,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预防养生思想,认为人之夭寿、性命长短操纵在个人手中,突出个体在养生中的主观能动性,主张道家守静养生的方法,强调养神当“游心虚静,息虑无为”,奉行“十二少”,除“十二多”,提倡应四时、五味、五脏而调摄的养生思想。

4.5 汉传佛教兴起和盛行——以戒为基、参禅止观、辨识智慧

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传入与扩展时期,并与儒、道、玄学思想相融合,至隋唐佛教已形成宗派林立竞相发展,逐渐形成以“禅定”“顿悟”“见性”为主的佛家养生思想,提倡通过“顿悟”而达到“明心见性”,使人的精神超脱于尘世之外,求得生命机体的长寿康宁。“戒、定、慧”作为佛教三学,由戒入定,由定生慧,三学中以“禅定”为核心,以“戒”为根基,以“慧”为目的。禅定,以静虑为禅,外不着相,不执着一切境界相是为禅,“定”为内不动心,禅定以后思维清楚,产生明智。以戒为基、参禅止观、辨识智慧等养生思想及梵乐法音、禅茶一味日常摄生保健方法已发展为一派逐渐发展。

4.6 孙思邈融通论养生

孙思邈融通多派养生文化,承袭道家“精气神”养生思想,惜精炼精,啬神保神,提倡少私寡欲、心灵虚静,《千金要方》中强调“神虑精散”为养生禁忌,提出“精神守焉,百病却焉,年寿延焉”,同时将养性序作为养生第一原则,“夫养性者……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将儒家、佛家“性善”“仁德”的思想融于养生之中,认为“修性养心”,保持善良的性格、良好的品德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此外提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强调适度形体锻炼,使气血和调,经脉通畅。《千金要方》收录方药5 000余首,其中记载食疗验方150余条,并设有《服食法》专篇,将食养药疗互参,对后世以膳摄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丰富发展5.1 程朱理学对养生理论的贡献

理学是宋元时期思想文化的主体和学术思潮的主流,融道、佛、儒学于一体,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养仁德的养生思想,认为“理”乃宇宙之本体,他在《朱子语类》中提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单从饮食调摄即可看出理学一方面肯定合理满足正常饮食基本要求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反对超乎寻常的个人私欲,每以“理”控制去除多余的欲望。理学中心性修养包括“主静”与“主敬”两种持守方法:主静主要为修习静坐,强调少思寡虑,清虚寂然,内心平静;主敬则要求以儒家的道德修养为宗旨,提出“治心”“定性”有益心身健康的思想。理学代表人物朱熹十分重视劳逸结合,在一心致力理学研究和讲学的同时,仍身体力行,躬耕桑陌,其有诗云“耕田东溪岸,濯足西溪流”。

5.2 金元四大家养生思想5.2.1 刘完素

创立火热论,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疗法,其作为寒凉派的倡导者,在养生方面强调“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夭,皆人自为”的思想,突出发挥摄养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重视精、气、神、形的调养,通过啬精保精、持满御神、专气抱一、形神相充从而实现周流气血、疏通经络、调养五脏、延寿全生的目的。提出“亢害承制”是五运六气的基本规律,深入阐发“亢则害,承乃制”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天人相应的养生观,同时以成为气络学说核心理论——承制调平的理论源溯。重视从饮食起居、日常行为方面摄生养生的方法,认为“失四时之气,所以伤其神也。智者顺四时,不逆阴阳之道,而不失五味损益之理,故形与神俱久矣,乃尽其天年而去”,根据机体所处不同时期的内外致病因素,提出养、治、保、延的摄生思想和食药共养方法。

5.2.2 李东垣

创立脾胃学说,突出强调实元气、健脾胃的重要作用,“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元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之气,培补先天之基,维护后天之本的认识,成为其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重要学术思想,并从饮食寒热、饥饱、五味具体而微的陈述指出调饮食、养脾胃的具体方法。李东垣认为心胸宽广,性格开朗,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将有利于调护胃气。“心无凝滞,或生欢欣,或逢喜事……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如无疾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脾胃论》),通过调畅情志,使得元气舒展,胃气畅达有利于身体康健。

5.2.3 朱丹溪

创立“滋阴派”,其在《格致余论》中设有“饮食色欲箴”“茹淡论”“养老论”“慈幼论”等篇,围绕不同的年龄阶段生理特点进行养生。胎幼养生中指出孕妇的健康、饮食、起居及情志,对胎儿有很大影响,分析幼儿生理特点并提出“童子不衣裘帛”、不食发热之物的摄养观点。提出轻壮年需惜精摄生,宜节制房事,固护阴精,不仅可以减少疾病而且可以延年。对于老年养生,朱丹溪认为贵在“茹淡节食”,饮食以清淡为宜,提倡谷、栽、菜、果等甘淡之品,与脾胃之气相投,尤宜老年人食用,突出了他在饮食调养中滋阴的观点。

5.2.4 张子和

创立攻邪派,提出“养生当用食补,治病当用药攻”(《儒门事亲》)的主张,提倡食补以养胃气,攻邪以复胃气的重要作用,指出药物攻邪之后,多采用粥食调养之法以调胃气,助胃气恢复以祛除余邪,邪去正虚采用谷肉果菜之品的补虚复损法,即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善用药者,使病祛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儒门事亲》中记载食疗方10余首,补益脾胃,使精气得旺而形体得养,脏腑功能恢复。同时,他还强调食补应“相五脏所宜,毋使偏颇”,食补时须均衡摄人,以满足五脏不同的要求,方可发挥补益精气、调和脏腑的作用。

5.3 老年养生和药食养生充实发展

宋代之后老年养生得到重视,宋代陈直撰写的《养老奉亲书》成为老年养生专著,后增补为《寿亲养老新书》成为当时食疗养生的代表性著作,书中记载食疗的方剂竟达162首之多,提出“凡老人有患,宜先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此养老人之大法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提出了食疗胜于药治的理念。对于老年人除了饮食起居的侍奉外,需重视对老年心理的疏导,宜“常令人随侍左右,不可令孤坐独寝,缘老人孤僻,易于伤感,才觉孤寂,便生郁闷”,这对于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的当下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老年人体力衰弱,动作不便,故对起居行走作息均需合理安排,“竭力将护,以免非横之虞”(《寿亲养老新书》),护养方法“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总以为老人提供便利,悉心护养为原则。药物养生在这一时期既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巨著,亦有张锐《鸡峰普济方》、王衮《博济方》、严用和《济生方》等均收载了大量的药物养生内容。元代忽思慧撰有《饮膳正要》作为饮食养生专著,提出“守中”饮食调摄之法。

6 明清时期养生理论日趋完善6.1 脏腑养生突显6.1.1 温补命门

以张景岳、赵献可等为代表,突出肾与命门对生命的主宰作用,提出“命门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认为阴阳不可须臾分离,将崇火重阳与尊水重阴的阴阳辩证哲学思想用于中医学及养生中,认为养生之要在于治形保精。“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当益壮,皆本乎精也……无摇汝精,乃可长生”。故而在平衡阴阳的同时,更加突出节欲保精,培元固本对养生的重要价值。

6.1.2 脾肾共养

清代医家尤乘在《寿世青编》中,突出以脾肾调养为中心,兼顾五脏的脏腑养生法则。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藏,精之宅,养生当以养精为要,提倡惜精保精而后长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养脾者,养生之要,提倡佛家“戒杀茹素”。

6.1.3 肺脾理虚

明代汪绮石所著治疗虚劳为主的《理虚元鉴》中,提出阴虚之症统于肺、阳虚之症统于脾,在治疗方面提出“三本二统”,正所谓“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终其治当以肺脾为要,即“治虚二统,统之于肺、脾而已”。

6.2 药物养生渐进发展6.2.1 《本草纲目》

作为中国本草学中宏伟巨著,收载药物1 800余种,所附方1万多首,被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书中“不老增年”药物有200余种,以温肾阳、补肾阴、益精填髓、健脾养肝为主,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提出“脾乃元气之母”“土为元气之母”,力倡脾胃功能健运,元气充沛,则不易致病。对于临床养生药物的应用,他提倡辨证施养,从药物的气味归经、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四时用药、五脏五味补泻、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引经报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发。

6.2.2 《普济方》

明代朱棣撰写的《普济方》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列168卷,载方6万余首,其博采抗老诸说,强调保精养心的重要性。书中记载“夫肾主精,肾者生来精灵之本也”,又谓“夫人禀中和气,生两仪间,处寒暑四时之宜,法阴阳五行之度,莫不精气内朗,形神外融,保其根”,强调固肾保精对机体生命健康及养生调摄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夫人心生血,血生气,气生精,精盛则鬓发不白,颜貌不衰,延年益寿”,从养心的角度以保精固元,提出“先补心气而五脏实,心气正而元气自实也”。

6.3 综合调摄推动养生

明清医家关注饮食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作用,推崇通过平衡膳食达到延年增龄的目的,李梴《医学入门》提出“能甘淡薄,则五味之本自足以补五脏,养老慈幼皆然”,指出茹淡饮食,以五味之偏补益五脏之弊是为食养之道。在食材方面《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食疗药膳单方、验方以及诸多药粥、药酒等,此外《食物本草》《饮撰服食谱》《随息居饮食谱》《随园食单》《调疾饮食辨录》《食物秘书》等书均涉及了许多食养内容。起居养生方面,《遵生八笺》中分为“恬适自足条”“居室安处条”“晨昏怡养条”“溪山逸游条”等方面,将养生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中。在导引动形方面,《遵生八笺》中则将吐纳呼吸、按摩导引、主动调节意念三者相互结合,形成“养气、调神、动静结合、顺势顺时而为、屈伸”的运动养生观点。

7 近现代养生理论与实践加快发展7.1 近代中西汇通,弘扬传统养生

张锡纯作为中西汇通的代表性医家,倡导“大气”学说,重视大气与元气的关系,提出宗气赖元气所养,而元气来源于先天,孕育于母体,输注于气海,贯通以任督,灌溉以脏腑,为人一生性命之根本,在摄养方面,重视固护元气,总结出“补助元气静坐法”,通过静坐凝神以补益元气;调畅气机,顾护脾胃,推崇食养,采用汤剂、粥剂、饼剂,以养护脾胃。

丁福保撰写的《卫生学问答》通俗的介绍了西方卫生学译著中关于卫生知识原理和方法,从人体的生理、饮食卫生、起居清洁、运动锻炼、心理卫生等方面阐述健康卫生知识,提出“当以卫生学为首务”,强调卫生保健及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对于近现代养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谢观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总之心思以静为主,躯体以动为主”,强调动之以形,静之以神的重要作用,著有《家用良方》将养生内容置于篇首,总结了包括养性、养体、避邪、节欲、睡眠、衣食等多个方面,提出养生第一要务在于养性。

7.2 现代创新发展,促进养生繁荣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养生事业得到重视为其发展带来了生机,随着养生保健科研机构的陆续建立、全民的社会性保健教育的普及、养生学教育的建立以及科研学术交流的发展下,中医养生学不断繁荣兴盛。在建国初期,将传统中医疾病预防方法和西医学的有效预防措施相结合,在鼠疫、天花、霍乱、疟疾、脊髓灰质炎、流脑、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预防保健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伴随以中医药事业八五~十二五规划、《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关于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法律的出台和实施,有力的推动了中医药事业以及养生康复保健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先后出版了《养生寿老集》(林干良、刘正才)、《中医健身术》(曹希亮)、《实用中医保健学》(张奇文)、《中国传统康复医学》(陈可冀)、《中医养生学》(刘占文)、《中国养生康复学(英汉对照)》(孙广仁)、《中医康复学》(郭子光、张子游)、《医道寿养精编》(高文柱)、《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李俊德)、《中国药膳学》(彭铭泉)、《中国食疗学》(钱伯文)……从健身、养老、名医、食疗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康复养生的理论、方法及实践,有力的推动了养生康复临床水平的不断提高。

代表性国医、名医在养生方面提出独到的认识,如丁甘仁提出“烟烟酒酒伤身,劳劳碌碌伤神;正正派派做人,开开心心养生”的养生名言。干望祖提出养生重在养心,养心重于养身,始终坚持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刘渡舟倡导静坐养神,指出儒释道三教皆有养生之法,皆主张静坐,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息心屏念、放下尘怀,恬淡虚无的静神状态。朱良春提出动可延年,乐可长寿,以运动为乐,乐而忘忧,健脑抗衰,喜乐有常,嗔怒虚少。赵有臣提出健脑、保肾的养生思想,重视肾中所藏天癸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重要作用,认为肾与脑有着密切联系,伤肾则脑必衰,健脑用脑,勤于思考,固护肾精,养髓健脑。阮士怡认为养生不仅限于老年,老年人脏腑功能退化,养生已晚,应从孕胎开始,按照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养生方能延年。王守昌提出学道、尊佛、养生,将禅坐、站桩、吐纳作为养生主要功法练习。王静安重视精气神的调摄,自拟养生要诀,“人生天地,命属阴阳,上药三品,精气神藏”……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华传统养生思想和方法的应用,使得中国人均寿命由20世纪30年代的35岁,50年代的51岁,80年代的68岁,直至目前76岁。同时伴随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心脑血管、肿瘤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先后出台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中医药在推荐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绘就了美好蓝图,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系统梳理历代中华传统养生理念的精华,融会儒、释、道、医各家养生思想和方法,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多级防控,以期为惠及民生的健康服务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9-XY-81)

作者简介:魏聪(1979-),女,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通迅作者:贾振华, E-mail:jzhjiazhenhua@163.com。








今日要读

1.【书法同题】八大名家为张仲林题写墨宝


2.【楹联同题】潮州张仲林 ( 一 )


3.【诗文同题】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张仲林医生 ( 一 )


4.【诊疗信息】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门诊!


5.【南方村医】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6.【搜狐滚动】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组图)



往期推荐

1.公卫课件解读第三版,史上最全!

2.史上最全公卫资料合集,人人有份

3.【乡村医生】基本公卫应知应会100问!

4.医院的检查报告,这样一看就懂,以后别再问医生了!

5.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6.生化全套检验大全

7.史上最全的人体解剖全图 !

8.58张消化系统医学美图,张张经典!

9.舌诊对消化系疾病诊断的意义

10.150张高清舌诊图谱

11.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珍藏版

12.舌诊图谱,史上最全

13.史上最全的320种皮肤病图谱(修订版)!

14.史上最全皮肤病图谱(附治疗方法)

15.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记忆策略及皮疹图库!

16.四诊合参缺一不可!中医看病为何必须看人?

17.中医看病一定要面诊:看看片子是开不出药方的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来了,这些条款跟医生最相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23.广东省中医药条例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25.张仲林痒疹胃病好文盘点(2019年版)

26.张仲林痒疹胃病录 ( 2020年完整收藏版 )

27.潮安健康文章大全(2019年版)

28.张仲林工作室痒疹胃病录 ( 2020年完整收藏版 )

29.【成果代表作】《黄帝内经》之“饮食有节”探微

30.【成果代表作】枸杞子疗病新用





2021年9月回顾





【搜狐滚动】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组图)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十三方对后世的影响

张仲林获奖

【中医中药】刘渡舟教授治疗胃痛十二法

【中医中药】脾胃与血浊理论

【中医中药】从“百病生于气”论治慢性便秘





免责声明






张仲林工作室 ( ID:e620228 ) 微信公众号,除原创文章外,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张仲林工作室观点,版权属于原作者。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供同行之间学习交流,非专业人员请至正规医疗机构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用药方案。对使用张仲林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张仲林工作室不做任何承诺。

邮箱:zhonglinzhang@126.com

编辑:寒香医路





行程指引导航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





健康咨询看诊





张仲林,笔名寒香医路,1962年生,广东省潮州市人。中共党员,参加过对越自卫防御战。荣获广东省优秀乡村医生和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在继承裕德堂家传验方上创立了《张氏痒疹得效方》,发表医学论文多篇,参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年中医药优秀论文荟萃》和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今外治灵验単方全书》。《南方农村报》《潮州日报》报道了裕德堂张仲林三代立德行医的先进事迹,名列《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专家学者名录》《世界名人录》等辞书。曾获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主办的2018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中国年味"摄影大赛三等奖、2021年第五届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最美天使"摄影大赛优秀奖,广东省医学会主办的"2020年南方健康科普大赛"优秀奖、2021年"第二届南方健康科普大赛"优秀奖等。总政治部原副主任史进前开国将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康成元将军、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培植先生、民政部原副部长史怀璧先生、苹州女史汪德祖老人、中国榜书第一人张平树先生、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康智峰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苗培红先生等题词勉励。现为中国卫生摄影协会会员,张仲林微信公众号主编,张仲林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主编,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分站主要负责人。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仲林工作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